您现在的位置是:焦点 >>正文
的影响酵对基质二灰树花固活性天麻态发主要参与成分
焦点286人已围观
简介2.2 不同天麻添加量对灰树花发酵基质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通过相同天麻添加比例,不同接菌方式:一组为未发酵组未接菌),一组为发酵组接菌),对比每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灰树花在生长发酵的同时能够 ...
2.2 不同天麻添加量对灰树花发酵基质总黄酮含量的天麻影响
如图3所示,通过相同天麻添加比例,参灰成分不同接菌方式:一组为未发酵组(未接菌),树花一组为发酵组(接菌),固态对比每组总黄酮含量,发酵结果表明灰树花在生长发酵的对基的影同时能够分解总黄酮,使得总黄酮含量明显降低。质主天麻参与灰树花固态发酵能够一定程度的活性促进灰树花分解总黄酮,在天麻添比例分别为10%、天麻20%、参灰成分30%、树花40%、固态50%相比于空白组(0%)分解总黄酮的发酵能力分别提高了1.05、1.24、对基的影1.2、质主1.3和1.01倍。
此结果验证了灰树花能够在以苦荞为主要基质的培养基进行正常的生长,是由于其能够对基质中富含的总黄酮类物质进行分解代谢提供自身的生长需求。同时也验证了添加一定比例的天麻参与灰树花发酵能够一定程度的促进其分解代谢总黄酮的能力。通过提高总黄酮类物质的分解能力,提高大分子黄酮类物质转化为小分子黄酮苷类物质,并且增加其水溶性和分子利用程度,进而提高菌质食药用价值。
2.3 不同天麻添加量对灰树花发酵基质芦丁及异槲皮苷含量的影响
由图3和图4研究结果可知,以苦荞为主要发酵基质,灰树花会对总黄酮类物质进行分解。为进一步探究对灰树花发酵基质中总黄酮类物质中具体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对基质中芦丁和异槲皮苷进行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发酵12 d后,发酵基质中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如图5可知,随着天麻添加量的增加,发酵基质中芦丁的含量减少程度更高,相比于空白组(未添加天麻)在天麻添加比例为10%、20%、30%、40%和50%时,芦丁含量降低量分别增加了1.37、1.70、1.03、1.13和4.0倍(P<0.01)。
与空白组相比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天麻添加比例为50%时,对灰树花分解芦丁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如图6可知,在天麻添加比例为分别为20%、30%、40%和50%时,对灰树花分解异槲皮苷具有极显著地促进作用,相比于空白组(未添加天麻),对异槲皮苷的降低量分别提高了1.06、1.09、1.08和1.08倍(P<0.01)。文献记载,橙皮苷酶可以将芦丁有效地转化为异槲皮苷,在此次实验中,分别对同一基质中的芦丁和异槲皮苷物质进行含量测定,异槲皮苷的含量并未升高,可以排除芦丁含量的减少是由于灰树花分泌的橙皮苷酶将其转化为异槲皮苷,而是灰树花在生长过程中对芦丁进行了分解利用。
2.4 灰树花对不同添加比例天麻主要成分的影响
微生物在生长代谢的同时会向外界分泌多种胞外酶:如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等,分泌的胞外酶会按照各种酶的专一性选择性地分解代谢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灰树花分泌的胞外酶同样可以作用于天麻的成分,选择天麻所含的四种主要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进行HPLC检测,探究灰树花对天麻四种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麻添加量为10%~50%时,与未接种灰树花(未发酵组)相比,接种灰树花(发酵组)能够几乎完全分解天麻素。
由表1可知,在天麻添加比例为10%,灰树花对对羟基苯甲醇及对羟基苯甲醛的分解最为显著,表明高比例的天麻参与灰树花固态发酵能够抑制灰树花对天麻本身对羟基苯甲醇和对羟基苯甲醛的分解;在天麻添加量分别为5个添加比例时,都能够提高巴利森苷的含量,其中50%天麻添加量是提高其含量最为显著。表明在天麻参与灰树花固态发酵时,整个发酵体系存在着巴利森苷成分不同程度的生物转化。文献表明在微生物参与谷物进行发酵时,能够改变整个发酵体系的生物活性的种类和含量进而提高发酵物的食药用价值。
3 结论
以贵州特色药食同源作物苦荞、薏仁米等为主要基质,接种灰树花作为发酵菌种,灰树花在此基质上能够正常的生产代谢,灰树花能够有效分解利用苦荞及薏仁米等基质,试研发创新一种新的适合灰树花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质。
以不同比例的中药天麻参与灰树花的固态发酵,研究天麻对发酵基质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天麻参与固态发酵,对灰树花的菌丝体的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天麻的加入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灰树花对基质中总黄酮物质的分解,通过提高总黄酮类物质的分解能力,提高大分子黄酮类物质转化为小分子黄酮苷类物质,并且增加其水溶性和分子利用程度,进而提高菌质食药用价值,并且灰树花也能够对天麻所含主要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等物质进行分解,与未发酵组相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解,后期的研究重点主要研究总黄酮类和3种主要天麻活性成分的具体转化物质。
发酵体系中巴利森苷的含量与未发酵组相比反而含量有所提高,表明通过灰树花的发酵,可以进行巴利森苷成分的生物合成和富集。试验验证了灰树花在非传统基质上仍然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并且能够分解总黄酮类物质和改变基质的表观和内部结构,天麻参与其发酵能够促进其分解总黄酮类物质。拓展了中药资源与大型真菌共发酵的思路和前景,为创新药物菌质的品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纤维素酶,天麻,黄酮
Tags:
相关文章
“苏拉”路径南调?专家回应未来走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焦点“苏拉”路径南调?专家回应未来走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编辑:汤晓雪 来 ...
【焦点】
阅读更多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检测点位布设方法的研究
焦点采取比较合理的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土壤监测点位布设方法,是获得满意的调查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污染场地相关污染程度差异特别大,污染场地的识别方法、调查与常规污染调查存在着较大差别,现场采样和点位的布设 ...
【焦点】
阅读更多安徽省淮北市:强化隐患排查 牢守安全底线
焦点中国消费者报讯近日,安徽省淮北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医疗器械质量监管,对辖区企业开展医疗器械和药品专项监督检查,重点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购进渠道、质量验收、效期管理、储存保管等环节进行检查,确保医疗器械用品 ...
【焦点】
阅读更多